地铁2号线农业路、黄河路、东大街站7月开工
怎样保障行人、非机动车、公交车优先通行?
随着部分重点道路工程的开工,郑州5月份将迎来交通“阵痛期”。市畅通办相关负责人称,要依次优先保障行人、非机动车、公交的通行。
一周以来,百余名热心市民建言献策,为施工点治堵支招。
郑州晚报记者吴淑娟/文 周甬/图
市民来信
能不能为公交开条专用道
公交司机闫志华来信支招:“发展公共交通,优先公交”这个口号一直喊着,可是规划和建设时能不能考虑设计个公交车的专用道。
像长江路、 紫荆山路等都是有可能的,把公共交通速度提上去了,自然有的私家车主不开车都愿意坐公共交通了,方便了大家,是不是可以把出租车和公交车合用一个专用道。
还有路上的绿化设施,绿化带太宽了,在车多路少的现状下,完全可以再腾出一个车道来,可以在路口或是住宅小区附近建些三角公园之类的,这样人们也可以在里面游乐,玩耍还安全。
来信解读
治堵,发展公共交通居首位
河南省交通厅运管办相秀云说,在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道路施工导致道路资源紧缺的状况下,更要保证大众出行的优先路权,要把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提供给交通弱势群体,即行人、非机动车和公交车辆。
郑州已经明确提出发展公交都市建设,就应当将公交专用道建设提上日程,一是可以提高公交车准点率,保证大多数普通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优先权,二是可吸引私家车主转乘公共交通工具,节省道路资源。
记者观察
花园路主干道接近饱和,支路难以分流
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,花园路上的公交客运量仅一天就有70万,地铁站点开工后,疏解交通压力还要靠公共交通。
以地铁2号线黄河路站为例,该站址位于黄河路花园路交叉口,周边100米范围内,共有9、29、42、47、63、903等公交线路20条,交通压力巨大。
昨日16点30分,记者在该路口观察,花园路、黄河路两条主干道上,5分钟通过公交车就接近100台次,私家车、电动车、行人往来如织,路口交通接近饱和。
从理论上来讲,黄河路站周边有单行道红旗路(由东向西)、纬三路(由东向西)、政六街(由南向北)和经五路(由北向南)可利用起来分流现有车流。
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。在路口值勤的一名交警说,黄河路车流量很大,如果进行施工,向其他道路分流可行性并不大。
BRT晚高峰,10趟车挤不上一名乘客
郑州市目前仅有一条BRT专用道,开通3年时间,人气爆棚。
22日傍晚一场雨后,挤BRT晚高峰的市民朱小珠在微博上留言感叹,“10趟B1从我面前开过去了,站台上还有很多人上不了车。不过比起其他公交车,BRT还是最靠谱的。”
市公交二公司经理黄国辉说,在大面积施工的阵痛期,能否给公交车一些优先,让公交车快起来。例如文化路,要是政府部门能打开一条应急通道,供公交车和应急车辆通过,或许更能缓解堵车状况。
群策群力
建议单双号限行
在本报收到的上百条市民建议中,近半数以上建议治理拥堵应该从机动车下手,实行单双号限行政策。
市民刘军说,建议私家车分单双号出行,设置公交车、非机动车专用道,私家车一旦进入这些专用道就要罚款。
市民王磊说,建议花园路或区域单双号限行,或高峰时段限行;诱导公交出行。规划公交专用道(7:30~8:30、18:00~19:00高峰时段社会车辆禁行)。
微博网友ploybo建议严格治理“中国式过马路”和“中国式停车”,加大对地面路边机动车道、非机动车道违章停放机动车的处罚,还有机动车占道、商贩占道等,应同时大力下重手治理。
本报联合郑州市城区综合交通管理办公室(市畅通办),为郑州地铁施工造成的拥堵问题求解。
来源:郑州晚报